近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强对流天气等不同气象情况,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正值播种期或苗期,受天气影响较大。为保障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国农业科学院多个专家团队走进东北地区、山东省、河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多个田间地头,在地里展开调研,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帮扶。
六月的高温天气同样影响着果树生长。六月下旬,中国农科院果树瓜类产业专家团在山东调研发现,酿酒葡萄蓬莱产区因为持续的高温少雨,树体生长缓慢,果实膨大速度受影响,又因为突降大雨,果实快速吸水导致裂果。
中国农科院乡村特色产业专家团在山东环渤海特色果树产区提供技术指导。受访者供图
专家表示,为应对此类旱情的不利影响,葡萄种植时应该选用抗旱砧木,采用滴灌、渗灌、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科学灌溉,“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因为干旱发生后,病虫害会频繁发生,虫害发生后,植株产生的新鲜伤口,又会迫使植株水分流失更快。”
中国农科院乡村特色产业专家团特色果树组同样关注到了特殊天气下各地果树的情况。六月下旬,专家们到山东潍坊、烟台等地开展技术指导,对环渤海特色果树产区的旱情进行灾情评估。
“要提高果树对于干旱灾害的综合防御和灾后自救能力,降低生产损失。”专家与果农密切交流,提出了果园生草覆盖农艺抗旱、滴灌微喷工程抗旱、抗蒸腾剂化学抗旱等技术方案。
走进田间地头是农科院专家团队的日常。农科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各地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有助于科研成果落实,能切实保障农户利益,“我们的专家团每季都会驻扎在几个特定站点,进行田间试验示范工作,开展技术宣讲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