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西部瓜王”吴明珠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4-09-09 | 496 次浏览: | 分享到:
付出的苦越多,瓜就越甜。

1965年,当时儿子刚生下不到三个月,尽管万般不舍,但吴明珠放不下刚起步的甜瓜育种事业,便让母亲把儿子带回老家去抚养。儿子杨夏一直管舅母叫妈妈,见到亲妈反而认不出了。

杨夏第一次来吐鲁番时还在上小学。姥姥送他上火车后,一再叮嘱他:“下了火车,来接你的人是你的妈妈。”下车后,吴明珠还在地头忙,忘记了来接他。天色黑了下来,小男孩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他不知道地址、电话,只知道妈妈的名字。不过,幸好吐鲁番的老百姓认识吴明珠,把他送到了妈妈跟前。

直到20多岁懂事后,儿子才肯开口叫吴明珠“妈妈”。杨夏长大后逐渐理解了母亲:“我的妈妈很伟大,她是那一代无怨无悔为祖国奉献一生的赴疆青年的缩影。”

“我对孩子们的关爱太少,他们从小就自立,很优秀,完全凭自己的努力过着人生。”吴明珠说。2011年后,儿子杨夏将母亲接到重庆西南大学的家中照顾,现在也一直陪伴着老人。

追求

在那个知识产权体系还不甚完善的年代,吴明珠为许多同行几乎是无偿提供了育种材料,而她自己却并未得到多少经济利益。

吴明珠的学生,曾任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的伊鸿平说:“我1984年大学毕业就跟着她育种,跟了30多年,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淡泊名利、赤诚报国的奉献精神。”

吴明珠(左一)与学生伊鸿平在瓜地里。

在学生们眼里,吴明珠的世界似乎很小,只能装下瓜种,让老乡增产增收是她的目标。不过,她的要求很高,希望年轻人在各方面能超越老一代专家,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我早成富翁了。只为个人而奋斗,不会走得太远。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一致时,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才会有动力。”回忆起育种往事,吴明珠说。

2002年,吴明珠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隆重嘉奖,获得50万元奖金。她当场宣布,把40万元捐给课题组用于优良哈密瓜品种的选育。把奖金捐给科研,这样的事,她干过不少。

在陶红写的《吴明珠传》最后几页有这样一句话。吴明珠说:“这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只是没有背叛理想。”

70多岁时,吴明珠还在和时间赛跑,天天在瓜地做试验。别人眼里单调艰苦的育种工作,在她眼里是莫大的享受。吴明珠这样说:“有追求就会活得很开心。”

2009年,吴明珠担任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后因健康原因只担任特色甜瓜育种的岗位科学家。直到2017年,87岁高龄的吴明珠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工作。

“种了一辈子瓜,我深深体会到,瓜的甘甜,来自汗水,来自心血,来自自己做出的种种牺牲。付出的苦越多,瓜就越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吴明珠对媒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