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菜价波动,保供与增收如何两全?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4-09-09 | 428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论是菜贵还是菜贱,都易“伤民”:菜卖得贱了,卖不出好价,农户亏了;菜卖贵了,只有少部分人赚钱了,那些种不出菜的农户,也必然会承受亏损。因此,只有当蔬菜价格保持在稳定合理的区间,种植者们的收益才能稳中向好。

侯丽霞告诉记者,山东作为蔬菜大省,春夏蔬菜主要为日光温室、拱棚生产,7、8月份为山东产出淡季,设施处在休棚、闷棚、定植时期,蔬菜供应量本身会少于同年其他月份。而今年夏天5—6月间,山东多地持续高温干旱,大部分蔬菜生长缓慢、病害较重,7月由旱转涝,部分蔬菜还没上市就因大雨造成品质下降,甚至部分绝收,蔬菜整体产能降低,因而导致上市量减少。

作为越夏蔬菜优势产区的东北、西北地区,夏季蔬菜上市货源品质虽好,但本身收购价格高,加之多地洪涝灾害造成远途运输、包装、保鲜等成本费用增加,共同拉动了菜价上涨。

我国蔬菜是典型的大生产大流通格局,共有6大优势主产区: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优势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优势区。今年夏天,高温持续,雨水普遍较多,几大夏季蔬菜的优势产地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气候灾害的影响,部分蔬菜品种产量、品质均有所下降。而且蔬菜容易腐烂变质、贮存难度大,我国产地与销地又相对分离,保鲜费用、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优质货源的减少,会导致市场终端的菜价被阶段性推升。

虽然蔬菜价格普涨,但蔬菜总体供应充足,种类齐全,且都在承受范围内。最近几天,从各地蔬菜市场释放的信号来看,像黄瓜、小油菜和生菜的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动,黄瓜的价格基本回落到了月初的水平。“蔬菜供不应求的现象9月中下旬有望得到缓解。”侯丽霞说,由于近期山东等地又遇降雨,可能会导致部分秋延后温室蔬菜上市期延迟,预计10月份以后蔬菜供应量、价格会达到平稳状态。

“虽然蔬菜价格上涨,但是蔬菜供应完全不必担心。”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周国治介绍,浙江经历“暴力梅”、持续高温等天气后,蔬菜供应略有不足,很多农户嗅到了这一变化,早就开始种下一些速生类叶菜,预计近期就能上市,供应蔬菜市场。

价格上去了,农民赚到钱了吗?

在山东省青州市九州农庄专业合作社,菜农魏建武看着一天比一天高涨的菜价,心烦得不行。最近菜价“狂飙”的两个月,正是魏建武蔬菜大棚的休棚期,他基本没赶上这波菜价上涨的好时机。

魏建武今年种了四百多亩蔬菜,其中面积最大的就是西红柿和菜椒,7月初他刚把棚里的西红柿低价卖完,趁着7、8月份修整土地,想在来年春节卖个好价,却不想过了还不到半月,菜价就开始飙升。没赶上好价,种的西红柿也亏了。去年一年西红柿价格高还稳定,一直保持在2块钱以上,最高还能到两块七八毛,而今年质量最好的西红柿,一斤也只卖了三四毛钱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