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
菜价波动,保供与增收如何两全?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4-09-09 | 430 次浏览: | 分享到:
无论是菜贵还是菜贱,都易“伤民”:菜卖得贱了,卖不出好价,农户亏了;菜卖贵了,只有少部分人赚钱了,那些种不出菜的农户,也必然会承受亏损。因此,只有当蔬菜价格保持在稳定合理的区间,种植者们的收益才能稳中向好。

相比于“单打独斗”,“抱团取暖”抵御风险的能力显然更强。像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就能统一组织产品销售,实现农户小生产与蔬菜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壮大生产者在蔬菜供应链上的实力。

近年来,合作社也会探索不同的销售经营模式供农户选择,例如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等形式来降低收入风险。高向秋介绍,合作社一直与山东日照的食品公司合作,每年签订2万吨左右的蔬菜定制合同,进行蔬菜深加工后,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今年青椒市场价太高了,加工厂供货就得少一些了,因为供货价肯定比不上现在的市场价。但合同订单的基本任务量得达到工厂的要求,所以签订单这种模式,赚钱的时候不会那么高收入,但亏损的时候能够给兜底,比较稳妥。”高向秋说。

此外,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也越来越成为许多农户愿意选择的兜底手段。张晶介绍,“像上海的绿叶菜成本价格指数保险、浙江的露地蔬菜种植保险、广东的蔬菜气象指数保险,以及山东先后开展的大蒜、马铃薯、大白菜、大葱、蒜薹、辣椒、生姜、生猪等8个品种特色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都做得比较好,能有效转移或分散风险,保障农户基本收益。”